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春寒
èr
二
yuè
月
bā
巴
líng
陵
rì
日
rì
日
fēng
风
chūn
春
hán
寒
wèi
未
liǎo
了
qiè
怯
yuán
园
gōng
公
hǎi
海
táng
棠
bù
不
xī
惜
yān
胭
zhī
脂
sè
色
dú
独
lì
立
méng
蒙
méng
蒙
xì
细
yǔ
雨
zhōng
中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选自《简斋集》。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宋代人。此诗写于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也泛指红色。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位列江西诗派“一祖三宗”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
春寒
春寒料峭
春寒陈与义
春寒古诗
苏幕遮
一蓑烟雨任平生
婆娑
卜算子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