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桃源图

【作者】韩愈 【朝代】
拼音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
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
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
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
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
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神仙到底是有是无还非常地渺茫,桃源仙境的传说也实在是荒唐可笑。流水盘旋绕着千回百转的山峦,这样的景象是画在生绡上的几幅图画,它们被挂在中堂。武陵守是一位喜欢作画的人,他将桃源图题上字,装上封寄到远方京城的尚书省南宫中。南宫先生得到画卷非常高兴,在图上挥笔题词,笔势浩荡,波浪起伏。图画妙绝传神,文章精巧工稳,奇异的仙境也恍恍惚惚好像移到了这里。画面上所画在山谷岩壁,上开凿建筑的房屋,房屋接着房屋,墙接着墙连绵不断。秦朝与汉朝的衰败从来没有听说,天开地裂的变化他们也毫不关心。远近的地方都种满了开花的桃树,盛开的桃花仿佛在川原上蒸腾出灿烂的红霞。刚刚来到这里还思念着故乡,经过长久的时间后这里反倒变成了家园。不知道乘船的渔人来自什么地方,根据他的不同形象人们纷纷猜测向他打听。渔人说起了刘邦斩蛇取代了秦朝,五马南渡之后如今已是东晋的天下。听完渔人的叙述大家都凄然感叹,自己说迁移到桃源今天已有了六百年的时间。当年的万千事件我们都曾亲眼见过,不知到今天还有多少在流传着。大家都争着拿出酒食来款待渔人,他们的礼节与器物都与世人大不相同。渔人在月明之夜独宿在空空的玉堂中,骨冷魂清感觉到万念俱消,梦也不做一个。半夜的时候听到金鸡在啁哳啼叫,太阳出来也让渔人感到怦然心跳。在人家他还有家室之累因而不敢在此处逗留太久,最终还是怀着恋恋不舍的惜别之情离开了仙境。船启动之后挥桨而进,再要回首仙境时,只看见一片暮色苍茫的水面。世上一般人哪能知道桃源究竟是真是假,到如今传说此事的人也还是那些武陵的居民。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自称郡望为昌黎韩氏,为韩姓三大郡望之一,昌黎郡在今天辽宁义县。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其诗风力求奇崛险怪,与孟郊并称“韩孟”,以他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的重要流派。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