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一个深夜的记忆

【作者】鲁藜 【朝代】现代
拼音
月光流进门槛
我以为是阳光
开门,还是深夜
不久,有风从北边来
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
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标签:
该诗被选入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学期课本第15课:《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
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
这首诗写于抗战时期的延安,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深夜醒来时所看到的情景。
从门槛下流进的月光,诗人误以为是曙光。从梦中乍然醒来,是容易有这样的错觉的,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以为是霜。他起来了,推开门看看,原来还是深夜。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是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着月光下的旷野:起伏的山峦,河... 百度百科>>
作者介绍
鲁藜(lí),原名许图地。诗人。福建同安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6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建国后,历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天津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时间的歌》、《天青集》、《山》、《鲁藜诗选》。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
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
一个深夜的记忆朗诵
一个深夜的记忆写作背景
一个深夜的记忆读后感
一个深夜的记忆教学反思
一个深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