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伤春

【作者】陈与义 【朝代】
拼音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标签:
朝廷没有良策击退金兵入侵,竟使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行宫。我正惊呼京城里竟然听到战马嘶鸣,哪知可怜的皇帝已到海上逃生。我这孤臣忧虑国事愁白了头发,又适逢春天繁花吐艳,更叫人触景伤情。幸喜长沙有个抗金的将领向子湮,他率领疲弱之师,敢抵抗兽军的锋芒!
这是一首伤春,实质上却在感伤时势,表现出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全篇雄浑沉郁,忧愤深广,跌宕起伏,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
首联“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二句,上句是因,下句是果。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直叙国事的危急。上句“庙堂无策可平戎”,是说朝廷对于金兵的侵略不能也不敢抵抗,下句“坐使甘泉照夕烽”,是以汉代匈奴入侵,晚间烽火一直照到甘泉宫,来表示由于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抵抗,因此使得金兵长驱直入,从边境到达内地。这两句感叹朝廷无策抗金,直将矛头指向皇帝,此为首顿。
颔联“初怪”二句,承上直写南宋小朝廷狼狈逃... 古诗文网>>
陈与义(一o九o—一一三九),字去非,号简斋,洛阳(在河南省)人。徽宗赵佶时曾任太学博士等官。金兵陷汴京,他避乱南逃。他是南北宋之交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效法杜甫,风格清婉。
陈与义的这首《伤春》,从题目的字面看,好象是伤感春光逝去。文学史上有许多诗人用这一类题目写身边琐事,甚至无病呻吟。但陈与义虽然用这个题目,内容却是写国家大事,正如杜甫的几首《伤春》一样。
南北宋之交,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这首诗写在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o)。这时,北中国完全在金兵的占领下,江南的局势也非常吃紧。建炎三年冬,金兵大规...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位列江西诗派“一祖三宗”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