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园田居(其一)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少:指少年时代。
(2)适俗:适应世俗。
(3)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4)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5)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6)羁(jī)鸟:笼中之鸟。
(7)恋:一作“眷”。
(8)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9)野:一作“亩”。
(10)际:间。
(11)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12)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13)荫(yìn):荫蔽。
(14)罗:罗列。
(15)暧暧(ài):昏暗,模糊。
(16)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17)墟里:村落。
(18)户庭:门庭。
(19)尘杂:尘俗杂事。
(20)虚室:空室。
(21)余闲:闲暇。
(22)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23)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古诗文网>>
此诗为组诗《归园田居》第一首,写辞职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自然舒适的乐趣。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乃寓情志于景致名句。开篇二句即表明自己异于世俗的禀性:爱丘山。一“误”字一“尘网”的比喻,写出诗人对仁途官场的厌倦,所谓“心为形役”是也。由开荒守拙二句始下十二句,以乡村特有的景观作为寄寓本性之意象,固然是生活其中,但更多的是诗人关照的对象,更多的是以... 诗词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