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望阙台
shí
十
nián
年
qū
驱
chí
驰
hǎi
海
sè
色
hán
寒
gū
孤
chén
臣
yú
于
cǐ
此
wàng
望
chén
宸
luán
銮
fán
繁
shuāng
霜
jìn
尽
shì
是
xīn
心
tóu
头
xuè
血
sǎ
洒
xiàng
向
qiān
千
fēng
峰
qiū
秋
yè
叶
dān
丹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望阙台:在今福建省福清县为戚继光自己命名的一个高台。戚在《福建福清县海口城西瑞岩寺新洞记》
中记道:一山抱高处,可以望神京。名之曰望阙台。阙,宫闱,指皇帝居处。十年,指作者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前后约十年左右。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
宸銮:皇帝的住处。
此诗以十分形象化的手法,抒发自己的丹心热血。首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此诗虽为登临之作,却不像一般登临诗那样开篇就写景,而是总括作者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寒”,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与“孤臣”有着呼应关系。第二句写登临,又不是写一般的登临。“望宸銮”,交待出登临望阙台的动机。“孤臣”,不是在写登临人的身份,主要是写他当时的处境和登阙台时复杂的心情。战斗艰苦卓绝,而远离京城的将士却得不到来自朝廷的足够支持,作者心中充满矛盾。得不到朝廷支持,对此作者不无抱怨;可...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
却忆山中静
忽忆山中独未归
忽忆山中春
道路忆山中
夜行忆山中
日落忆山中李白
偶宿山中忆畅当翻译
落日忆山中古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