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金履祥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百科详情>>
相关作品
泛免口占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皇家科目喜宏开,试比抽拈不择才。多少官人无着处,不知能得几人来。
洞山十咏·五叠泉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时行时止石高下,或见或闻云有无。五叠何妨转奇伟,终然万折必东趋。
洞山十咏·高石岩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山到金盆共绕回,势高群岫独崔嵬。那更绝顶又拳石,真似飞从天上来。
洞山十咏·中涧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雪液风来自石峰,金华众壑此为中。须知流出此山外,更会群流共入东。
洞山十咏·椒庭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洞泉喷薄雨鸣霤,竹石参差风绕楹。好障波流浸山影,飞来灵隐一般清。
释弟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我生半世尚茫茫,西既隔谷东如汤。众责今方四面至,百为尽要一身当。仲兄摘实瓜几少,伯氏刈葵根已伤。康叔周公本相睦,休滋俗见积参商。
七月三日和徐山甫喜雨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饥穰谁道尽由天,治国须知类小鲜。贪吏班车方立立,雷神振鼓已阗阗。弘羊既往民无事,旱魃不来书有年。自此皇家歌乐岁,鱼丽天保永无愆。
广箕子操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炎方之将,大地之洋。波汤汤,翠华重省方,独立回天天无光。此志未就,死矣死南荒。不作田横,横来者王。不学幼安,归死其乡。欲作孔明,无地空翱翔。惟余箕子,仁贤之意留苍茫,穹壤无穷此恨长。千世万世,闻者从悲伤。
游三峰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九月天气清,高飚扫虚碧。山色日嶙峋,山意亦寥閴。有来二三友,劝我振双屐。问道始委蛇,陟巘转深密。荦确碍微径,藤蔓绊行色。冈阜出坡陀,重险更崷嵂。绝壁诧天造,石笋疑人立。上上复扳援,嵬嵬亦恂栗。摩藓追旧题,扪萝着新蹠...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为访高人入山去,迢迢山路不知劳。此身已到山高处,更听琴声山更高。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夫子曰辞,辞是好爵。玉几导扬,燕翼是托。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相维权奸,公以才忌。濒死荒陲,非公所悸。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于时宣尼,从心不逾。六籍是正,三千其徒。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高牙大纛,虎节铜符。东将宽民,乃公所馀。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嵬嵬王子,我人所宗。维北有斗,维岱在东。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其一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昔年夫子在,已虑晓星稀。气运嗟辰岁,天文动少微。素帏兄并殡,丹旐子同归。总是堪伤处,瑶琴声更稀。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百里何为,亦显其君。武公九十,懿戒维新。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夫子曰止,臣非索隐。士各有志,亦既耄只。天子曰猷。咨尔夫子,汝予交修。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北山之英,郑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后昆。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
[作者] 金履祥 [朝代] 宋
谓尔夫子,缵程朱绪。卿士率连,百辟咸誉。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