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fe-source/img/qrcode_load02.png)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static/fe-source/img/qrcode_split.png)
落第长安
jiā
家
yuán
园
hǎo
好
zài
在
shàng
尚
liú
留
qín
秦
chǐ
耻
zuò
作
míng
明
shí
时
shī
失
lù
路
rén
人
kǒng
恐
féng
逢
gù
故
lǐ
里
yīng
莺
huā
花
xiào
笑
qiě
且
xiàng
向
cháng
长
ān
安
dù
度
yī
一
chūn
春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好在:依旧。 尚:常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中表示让步,以便引起下文,在此是“仍”、“还”的意思。 秦:这里代指长安。 耻:此处是意动用法,“以…为耻”的意思。 明时:指政治清明之时。 失路:指落第不得志,仕途不得意之人。 笑:嘲笑。一说为花开的意思。 且:姑且,暂且。
来源:>> 来源:
考场失意,千百年来就是读书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无数士人在仕进之旅中尝尽辛酸。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将这种情绪诉诸笔端常建的《落第长安》和无名氏的《杂》就充分刻画了金榜无名的失望和痛苦,无颜归家的无奈与悲伤。唐代诗人常建一生沉沦失意,《落第长安》是他落第失意之作。本诗以设疑起句,诗人本来有个充满幸福和温馨的家,但不能回去,还要留在异地他乡。这种设疑的手法,促使读者往下读。“耻”、“失路人”揭出了谜底——政治清明却金榜无名,作者这个落榜之人只能无限羞愧。作者不回家,是因为害怕家乡的花鸟会耻笑于他。从“莺花笑”...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