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诗人、教育家、德语文学专家、翻译家。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夏参加林如稷等在上海主办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浅草社停止活动,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另组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5年回国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西南联合大学外交系德语教授等职。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1946年返回北京,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译协名誉理事等职。 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1981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通讯院士。1983年获联邦德国歌德学院歌德奖章。1986年获民主德国格林兄弟文学奖金。1986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用其所得一万马克设立了“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出版的诗集有《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冯至诗选》(1980)等。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百科详情>>
相关作品
南方的夜
[作者] 冯至 [朝代] 现代
我们静静地坐在湖滨,听燕子给我们讲讲南方的静夜。南方的静夜已经被它们带来,夜的芦苇蒸发着浓郁的热情── 我已经感到了南方的夜间的陶醉, 请你也嗅一嗅吧这芦苇丛中的浓味。你说大熊星总像是寒带的白熊,望去使你的全身...
蚕马
[作者] 冯至 [朝代] 现代
1溪旁开遍了红花,天边染上了春霞,我的心里燃起火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我说,姑娘啊,蚕儿正在初眠,你的情怀可曾觉得疲倦?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在那时,年代真荒远,路上少行车,...
帷幔──乡间的故事
[作者] 冯至 [朝代] 现代
谁曾经,望着那葱茏的山腰,葱茏里掩映着,一带红墙,不曾享受过,幽闲的圣味──氤氲地,漾起来一丝遐想?在那里起居的,或男或女,都说是脱去了,许多索累;在他们深潭古井般的心中,却像含蓄着,中古罗曼的风味。是西方的,太行...
吹箫人
[作者] 冯至 [朝代] 现代
我唱这段故事,请大家切莫悲伤,因为他俩又跑入了深山,也算是快乐的收场!在中古,西方的高山,高山内,洞宇森森;一个壮美的青年,他在洞中居隐。不知是何年何月,他独自登上山腰;身穿着闲雅的长衫,还带着一支洞箫。他望那深深...
十四行二十七首
[作者] 冯至 [朝代] 现代
1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
[作者] 冯至 [朝代] 现代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的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
赠之琳
[作者] 冯至 [朝代] 现代
你组织时间的、空间的距离,把大宇宙、小宇宙不相关的事物组织得那样美,那样多情。我的时间空间不会组织,只听凭无情的岁月给我处理我常漫不经心地说,歌德、雨果都享有高龄,说得高龄竟像是难以攀登的崇山峻岭;不料他们的年龄我...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