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àn
岸
yǔ
雨
guò
过
chéng
城
tóu
头
huáng
黄
lí
鹂
shàng
上
shù
戍
lóu
楼
sāi
塞
huā
花
piāo
飘
kè
客
lèi
泪
biān
边
liǔ
柳
guà
挂
xiāng
乡
chóu
愁
bái
白
fà
发
bēi
悲
míng
明
jìng
镜
qīng
青
chūn
春
huàn
换
bì
敝
qiú
裘
jūn
君
cóng
从
wàn
万
lǐ
里
shǐ
使
wén
闻
yǐ
已
dào
到
guā
瓜
zhōu
州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片云吹过城头,黄莺飞上了戍楼。塞花飘洒客子的泪水,边柳牵挂行人的乡愁。长了白发对着明镜悲叹,可惜青春只换来了破裘。此次您又承当了远行万里的使命,听说现在已经到了瓜州。
武威:一作武城。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唐天宝元年(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岸雨:一作片雨。边防驻军的瞭望楼。塞:边塞。客泪:离乡游子的眼泪。敝裘:破旧的皮衣。敝:破损;裘:用毛皮制成的御寒衣服。瓜州:即晋昌(今甘肃敦煌)。
来源:>> 来源:
这岑参一首很特别的,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些相似,但所蕴含的情感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李诗只是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而岑参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之情,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武威是诗人自己的所在地,晋昌是诗人朋友宇文判官出使返回到达之地。“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则指出是听说朋友出使西域返回。首联“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写边塞登楼所见之景:岸雨飘过城头之后带来的漫天大雨,从这雨就告诉读者这边塞环境之苦之恶劣,而一只美丽的黄鹂鸟飞上了戍楼躲雨。这只黄鹂成了这环境恶劣的边...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从兄属学,九岁属文。十五岁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20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今河南洛阳),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