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三纲 [ sān gā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ān gāng ]

佛寺有上座﹑维那﹑典座,皆为主要职务,称三纲。

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贡献释义

请上传符合模板格式的Excel文档

上传Excel文档
0%

确认要删除这个文档吗?

内容已提交

释义内容已提交,百度汉语感谢您的帮助与贡献

大家还在搜

百科释义

报错

“三纲”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后世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