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组词
[máo gōng dǐng] 
西周晚期青铜器。有铭文497字,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大臣毛公(àn)的事。是现已发现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
[fù gōng dǐng] 
谓担任宰相职务。用殷相伊尹故事。
[tūn jiǔ dǐng] 
谓灭国。
[fén yīn dǐng] 
即汾鼎。
[hán niú dǐng] 
见'函牛之鼎',大鼎。
[gào dà dǐng] 
见'郜鼎',春秋郜国造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后被宋国取去。宋又将此鼎贿赂鲁桓公,桓公献于太庙。亦称"郜大鼎"。
[lǚ fāng dǐng] 
两耳四足的方形饪食器。商周时代流行并多用作祭器﹐如考古出土的兽面乳钉纹方鼎﹑司母戊方鼎﹑禾大方鼎等。
[jiǔ zhōu dǐng] 
指全中国。《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四海九州,必有壮士,宜设武举,以收其遗。”《天地会诗歌选·五房插草歌》:“四海九州皆兄弟,去杀 清 朝一扫空。”参见“ 四海 ...
[nán gōng dǐng] 
西周初期青铜器。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岐山礼村出土,为南公之孙盂所造,故称。或称'盂鼎'。详'盂鼎'。
[jiǔ zhuàn dǐng] 
炼丹的鼎。
[sān zú dǐng] 
三足之鼎。古为国家之重器。如鼎之三足。
[jiǔ sān dǐng] 
炼丹的鼎。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