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组词
[dà míng dǐng dǐng] 
鼎鼎:盛大,显赫。形容名声极大。也作“鼎鼎大名”。
[jiǔ dǐng] 
(名)传说夏禹所铸的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中国),夏、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
[dǐng dǐng] 
(形)盛大:大名~。
[dìng dǐng] 
(书)(动)指帝王定都,也指建立王国。
[wèn dǐng] 
(动)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xuàn)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问楚师,楚子向他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楚子问鼎,有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后来指图谋夺取政权:~中原。
[yī yán jiǔ dǐng]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奉为传国之宝。形容言辞极有分量,作用大。
[máo gōng dǐng] 
西周晚期青铜器。有铭文497字,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大臣毛公(àn)的事。是现已发现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
[fù gōng dǐng] 
谓担任宰相职务。用殷相伊尹故事。
[tūn jiǔ dǐng] 
谓灭国。
[xià dǐng] 
即禹鼎。相传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其上镂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
[zhù dǐng] 
见'铸鼎象物'。
[kǒng dǐng] 
正考父庙之鼎。正考父系孔子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杜预注:'考父庙之鼎。'
[shì dǐng] 
后因以'舐鼎'喻攀龙附凤。鼎﹐指炼丹药之器。
[lóng dǐng] 
以龙为饰之鼎。
[diàn dǐng] 
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历商至周﹐都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后因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奠鼎'。
[chēng dǐng] 
古代一种有足的大锅。有时用作烧杀人的刑器。
[yīn dǐng] 
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yí dǐng] 
迁移九鼎。比喻政权的改易。
[hé dǐng] 
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
[huái dǐng] 
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指三槐;鼎,国之重器,又有三足。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