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餘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 明 张景 《飞丸记·谏拒脱簪》:“鼎食全家思覆餗,燕雀堂高惧回禄。”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若今日不从此著力,万一国民忽委以责任,则覆餗絶脰,其罪实深。”
请上传符合模板格式的Excel文档
确认要删除这个文档吗?
内容已提交
释义内容已提交,百度汉语感谢您的帮助与贡献
覆餗,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五《鼎卦》。《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查看百科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站内搜索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