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三旨相公

百科释义

报错

三旨相公(拼音:sān zhǐ xiàng gō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元·脱脱《宋史·王珪传》。三旨相公指宋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不建一策,当时曰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故以此称讽之。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多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