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阴饴甥对秦伯
shí
十
yuè
月
jìn
晋
yīn
阴
yí
饴
shēng
甥
huì
会
qín
秦
bó
伯
méng
盟
yú
于
wáng
王
chéng
城
qín
秦
bó
伯
yuē
曰
jìn
晋
guó
国
hé
和
hū
乎
duì
对
yuē
曰
bù
不
hé
和
xiǎo
小
rén
人
chǐ
耻
shī
失
qí
其
jūn
君
ér
而
dào
悼
sàng
丧
qí
其
qīn
亲
bù
不
dàn
惮
zhēng
征
shàn
缮
yǐ
以
lì
立
yǔ
圉
yě
也
yuē
曰
bì
必
bào
报
chóu
仇
níng
宁
shì
事
róng
戎
dí
狄
jūn
君
zi
子
ài
爱
qí
其
jūn
君
ér
而
zhī
知
qí
其
zuì
罪
bù
不
dàn
惮
zhēng
征
shàn
缮
yǐ
以
dài
待
qín
秦
mìng
命
yuē
曰
bì
必
bào
报
dé
德
yǒu
有
sǐ
死
wú
无
èr
二
yǐ
以
cǐ
此
bù
不
hé
和
qín
秦
bó
伯
yuē
曰
guó
国
wèi
谓
jūn
君
hé
何
duì
对
yuē
曰
xiǎo
小
rén
人
qī
戚
wèi
谓
zhī
之
bù
不
miǎn
免
jūn
君
zi
子
shù
恕
yǐ
以
wéi
为
bì
必
guī
归
xiǎo
小
rén
人
yuē
曰
wǒ
我
dú
毒
qín
秦
qín
秦
qǐ
岂
guī
归
jūn
君
jūn
君
zi
子
yuē
曰
wǒ
我
zhī
知
zuì
罪
yǐ
矣
qín
秦
bì
必
guī
归
jūn
君
èr
贰
ér
而
zhí
执
zhī
之
fú
服
ér
而
shě
舍
zhī
之
dé
德
mò
莫
hòu
厚
yān
焉
xíng
刑
mò
莫
wēi
威
yān
焉
fú
服
zhě
者
huái
怀
dé
德
èr
贰
zhě
者
wèi
畏
xíng
刑
cǐ
此
yī
一
yì
役
yě
也
qín
秦
kě
可
yǐ
以
bà
霸
nà
纳
ér
而
bù
不
dìng
定
fèi
废
ér
而
bù
不
lì
立
yǐ
以
dé
德
wèi
为
yuàn
怨
qín
秦
bù
不
qí
其
rán
然
qín
秦
bó
伯
yuē
曰
shì
是
wú
吾
xīn
心
yě
也
gǎi
改
guǎn
馆
jìn
晋
hóu
侯
kuì
馈
qī
七
láo
牢
yān
焉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阴饴甥会见秦伯,两国在王城结盟。秦穆公问他:“你们晋国内部意见和协吗?”阴饴甥说“不和。小人以失去国君为耻,又因丧失亲人而悲伤,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并且拥立太子姬圉继任国君。他们说:‘宁肯奉事戎狄,也得报这个仇。’君子则爱护自己的国君,但也知道他的罪过。他们也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却是为了等待秦国的命令。他们说:‘宁可牺牲,一定得报答秦国的恩德。’这样,意见就不一致。” 秦穆公又问:“你们对国君的命运有什么看法?”阴饴甥说:“小人发愁,认为国君不免灾祸;君子宽心,以为国君必定回来。小人说:‘我对秦国太无情了,秦国岂肯还我国君?’君子说:‘我已认罪了,秦国必定还我国君。’他背叛了,就抓起来;他认罪了,就放回来。恩德再没有比这更厚的了,刑罚也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内心臣服的自然感恩怀德,那怀有二心的也会畏惧刑罚。这一仗如此了结,秦国真可成就霸业了。不然的话,当初帮他回国登位,又不让他安于其位;后来废了他的君位,又不让他复位,以致原来施的恩德,反变成仇恨,秦国总不会出此下策吧!” 秦穆公说:“你讲的正合我心啊!”马上就让晋侯改住宾馆,赠送七牢,以诸侯之礼相待。
①阴饴甥:名饴,甥,指他为晋侯的外甥。因封于阴(今河南陕县至陕西商县一带),故又称阴饴甥。晋大夫。秦伯:指秦穆公。②王城:今陕西朝邑县西南。③小人:指缺乏远见的人。君:指晋惠公。他借秦穆公的力量才做了国君,后来和秦发生矛盾,在战争中被俘。④惮:怕。征缮:征集财赋,修缮兵器,准备打仗。圉:晋惠公的太子名。⑤君子:指晋国的有远见的贵族。待秦命:这是委婉的说法。真正意思是:如果秦不送回我们的国君,就不惜一切,再打一仗。⑥必报德,有死无二:报答秦国对晋的恩德,至死没有二心。⑦戚:忧愁、悲哀。⑧毒:毒害,得罪。指晋惠公与秦为敌。以前晋国发生灾荒,秦国输送了粮食;后来秦国发生灾荒,晋国一点也不给。⑨贰:背叛。舍:释放。⑩改馆:换个住所,改用国君之礼相待。○11馈:赠送。七牢:牛、羊、猪各一头,叫做一牢。七牢是当时款待诸侯的礼节。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
春秋时期至此,齐桓公已成霸业,但楚成王独树一帜,宋襄公虽说气力不济,也自命不凡想弄个头头当当。不过诸侯间认得的只是实力!西北的秦穆公在百里傒等的辅佐下,国力日渐强盛。在外交上对近邻晋国更是倾注了心血。晋献公死后他辅佐夷吾入主。但是已成了晋惠公的夷吾背信弃义,最后导致秦晋韩原大战,他也当了俘虏。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对于晋国几次蒙秦国的帮助,一届届的国君轮番上台,从国内混战残杀到自乱而治,直至最后晋文公称霸诸侯,都紧密相关,所以必须予以简介;而且本文所述的事件,在秦晋关系、晋国的变迁中也较重要。说明这一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对于...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泰安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概述图片来自:)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