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
wàng
望
bì
碧
tiān
天
shū
书
duàn
断
bǎo
宝
zhěn
枕
xiāng
香
liú
留
lèi
泪
hén
痕
yíng
盈
xiù
袖
shuí
谁
shí
识
qiū
秋
niáng
娘
bǐ
比
xíng
行
yún
云
xiān
纤
shòu
瘦
xiàng
象
chǐ
尺
xūn
熏
lú
炉
cuì
翠
zhēn
针
jīn
金
lǚ
缕
jì
记
yǐ
倚
chuáng
床
tóng
同
xiù
绣
yuè
月
duǒ
亸
qióng
琼
shū
梳
bīng
冰
xiāo
销
fěn
粉
hàn
汗
nán
南
huā
花
xùn
熏
tòu
透
jìn
尽
shì
是
dāng
当
shí
时
shào
少
nián
年
qīng
清
mèng
梦
bì
臂
yuē
约
hén
痕
shēn
深
pà
帕
xiāo
绡
hóng
红
zhòu
皱
píng
凭
què
鹊
chuán
传
yīn
音
hèn
恨
yǔ
语
duō
多
qīng
轻
lòu
漏
rùn
润
yù
玉
liú
留
qíng
情
shěn
沈
láng
郎
wú
无
nài
奈
xiàng
向
liǔ
柳
yīn
阴
qī
期
hòu
候
shù
数
qū
曲
cuī
催
lán
阑
shuāng
双
pù
铺
shēn
深
yǎn
掩
fēng
风
huán
镮
míng
鸣
shòu
兽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抬头望青天,不见鸿雁传信到;低头嗅床中,卧枕尚遗伊人香,襟袖犹沾伊泪痕。虽离别而仍相思也。有哪一位还认识那像行云流水般纤细的秋娘呢?记得曾与秋娘两个人倚偎在床前,商量如何进行刺绣。绣架旁的几上用象牙制的直尺压着绣样,房中的熏炉内香气氤氲;绣架上还放着金针与彩色丝线,用以等待乞巧。记得天上的月牙儿像似一把晶莹的玉梳斜挂在空中,凉爽的秋夜收敛了她身上的香汗,南园中飘过来的花香也弥漫在绣房中。过去那些年轻时代美好的回忆,现在只有到清秋梦中去寻觅了。但是伊人确实在你的臂上残留有因亲热而咬下的齿痕;在两人定情的丝帕上还保留着她的胭脂吻痕。你想嘱托喜鹊传递自己的相思情,可是又怕它叽叽喳喳的多嘴多舌,将只供你我俩知道的秘密轻易地泄露出去。秋娘曾经送给他一块暖玉作为定情物,而他也因为相思无奈,曾去柳荫下等候过她的倩影,冀希她能应约而至。但是约而不至,所以他只好隔墙清歌数曲,催促她现身,但是最终还是不见伊人,惟见紧闭的大门上衔环的铺首被秋风吹出嗡嗡的哀鸣声。
醉蓬莱:词牌名,又名醉蓬莱慢雪月交光冰玉风月玉宇无尘,计二体。此词九十七字,双调,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二句四仄韵。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吴文英词集中尚有七首七夕词。方南山:词人好友,生平不详。望碧天书断:一本作碧天书信断。秋娘:杜秋娘,后泛指美女。娘:一本作娥。象尺熏炉:象牙做的尺子和熏香的香炉,为闺房生活用品,词中往往连类而及,作共列描绘。金缕:金缕衣。唐宋贵族妇女时兴用金线在衣服上盘押各种花鸟图案,故称。亸:一本作蝉。下垂貌。南花:岭南梅花。臂约:啮臂盟约。此指热恋男女海誓山盟,私定婚约。鹊:鹊桥。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咒,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玉:指玉奴,即杨贵妃小名。润:指贵妃肌肤光润细腻。润玉代指苏姬。沈郎:指沈约,有沈郎腰瘦之说。沈约曾写信给友人说,因老而病而腰瘦之状。此代指词人。铺:金铺、铜铺。古代房门上的铺首,样式甚多,但大多为兽面者。风镮鸣兽:古代门上的铺首为兽面,门环就衔在兽面上。镮,通环,圆形有孔可以贯穿的东西。
来源:>> 来源:
《醉蓬莱》,《词谱》:《乐章集》注林钟商,始于柳永庆老人星现。云:“永为屯田员外郎,为太史奏老人星见,仁宗命词臣为乐章,柳方冀进用,即作《醉蓬莱》词奏呈。”又名《雪月交光》、《冰玉风月》。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二句,上下片各四仄韵。此词上片第一、五、八句,下片第六、九句,均作上一下四句法。“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吴文英词集中尚有七首“七夕”词:《六么令·七夕》、《荔枝香近·七夕》、《秋蕊香·七夕》、《诉衷情·七夕》、《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惜秋华·七夕》、《凤栖梧·甲...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