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送沈亚之歌·并序
wén
文
rén
人
shěn
沈
yà
亚
zhī
之
yuán
元
hé
和
qī
七
nián
年
yǐ
以
shū
书
bù
不
zhōng
中
dì
第
fǎn
返
guī
归
yú
于
wú
吴
jiāng
江
wú
吾
bēi
悲
qí
其
xíng
行
wú
无
qián
钱
jiǔ
酒
yǐ
以
láo
劳
yòu
又
gǎn
感
shěn
沈
zhī
之
qín
勤
qǐng
请
nǎi
乃
gē
歌
yī
一
jiě
解
yǐ
以
sòng
送
zhī
之
wú
吴
xīng
兴
cái
才
rén
人
yuàn
怨
chūn
春
fēng
风
táo
桃
huā
花
mǎn
满
mò
陌
qiān
千
lǐ
里
hóng
红
zǐ
紫
sī
丝
zhú
竹
duàn
断
cōng
骢
mǎ
马
xiǎo
小
jiā
家
zhù
住
qián
钱
táng
塘
dōng
东
fù
复
dōng
东
bái
白
téng
藤
jiāo
交
chuān
穿
zhī
织
shū
书
jí
笈
duǎn
短
cè
策
qí
齐
cái
裁
rú
如
fàn
梵
jiā
夹
xióng
雄
guāng
光
bǎo
宝
kuàng
矿
xiàn
献
chūn
春
qīng
卿
yān
烟
dǐ
底
mò
蓦
bō
波
chéng
乘
yī
一
yè
叶
chūn
春
qīng
卿
shí
拾
cái
材
bái
白
rì
日
xià
下
zhì
掷
zhì
置
huáng
黄
jīn
金
jiě
解
lóng
龙
mǎ
马
xié
携
jí
笈
guī
归
jiāng
江
zhòng
重
rù
入
mén
门
láo
劳
láo
劳
shuí
谁
shì
是
lián
怜
jūn
君
zhě
者
wú
吾
wén
闻
zhuàng
壮
fū
夫
zhòng
重
xīn
心
gǔ
骨
gǔ
古
rén
人
sān
三
zǒu
走
wú
无
cuī
摧
zuó
捽
qǐng
请
jūn
君
dài
待
dàn
旦
shì
事
zhǎng
长
biān
鞭
tā
他
rì
日
hái
还
yuán
辕
jí
及
qiū
秋
lǜ
律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由于文章原因而没有考取功名,准备返回家乡吴江。我为他将要踏上归途感到伤心,可是没有钱买酒设宴来慰问他,又感激他的再三请求,于是创作一首诗歌赠送给他。吴兴才人失意将归,哀怨春风无情,吹得桃花落满路,千里一片红。紫丝竹鞭已断裂,所骑骢马弱又小,家住钱塘,在遥远的东方还要往东。带着一条条白藤交叉编成的书箱,里面是短小整齐的文稿,有如梵夹。为把闪闪发光的宝矿呈现给考官,你乘着小舟,掠过烟波来到京华。考官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拔人才,却把黄金抛掉,龙马放弃。落第而归,重又带着书箱走进家门,是谁能体贴关怀而怜悯你?我听说,大丈夫看重节操骨气,古人能做到失败三次也不泄气。请你等到下一年的那个时辰挥起长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
元和:唐宪宗年号。以书不中第:因为文章没有考取功名。勤请:再三请求。一解:乐府歌词一章称为一解。这里指的是一首 。吴兴才人:这里指沈亚之。桃花满陌:落红铺满田间的路。紫丝竹:马鞭。骢马:青白色马。书笈:书箱。梵夹:佛经。宝矿:金银宝石。一叶:小船。拾才:选取人才。掷置:抛弃。解龙马:放走骢马。《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重心骨:以有志向有骨气为重。古人三走:《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三次为官,三次罢免;三次打仗,三次失败。后来辅助齐桓公成为一代名相。”用典故鼓励沈亚之不要灰心。摧捽:挫折。事长鞭:执鞭打马。事:使用。还辕:再来。辕:车。秋律:秋天。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
科举始于隋朝,盛于唐朝。作为帝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吸引着无数企图走向仕途的举子。及第时得意忘形,失意时丧魂落魄,折射到了文学上。它给文学带来了新的表现主题。沈亚之落第还家李贺写进行宽慰,这本是一般性的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的切身之痛,对科举制的体察,所以发出愤激之词,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在光天化日之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可谓是字字珠玑。铿锵有力。此诗为送别之作,需要为落第之友着想,因而“携笈”二句表示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最后四句则寄予厚望,鼓励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试。其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