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留侯论

【作者】苏轼 【朝代】
拼音
zhī
suǒ
wèi
háo
jié
zhī
shì
zhě
yǒu
guò
rén
zhī
jié
rén
qíng
yǒu
suǒ
néng
rěn
zhě
jiàn
jiàn
ér
tǐng
shēn
ér
dòu
wèi
yǒng
tiān
xià
yǒu
yǒng
zhě
rán
lín
zhī
ér
jīng
jiā
zhī
ér
suǒ
xié
chí
zhě
shèn
ér
zhì
shèn
yuǎn
fáng
shòu
shū
shàng
zhī
lǎo
rén
shì
shèn
guài
rán
ān
zhī
fēi
qín
zhī
shì
yǒu
yǐn
jūn
zi
zhě
chū
ér
shì
zhī
guān
suǒ
wēi
jiàn
zhě
jiē
shèng
xián
xiāng
jǐng
jiè
zhī
ér
shì
chá
wéi
guǐ
guò
qiě
zài
shū
dāng
hán
zhī
wáng
qín
zhī
fāng
shèng
dāo
dǐng
huò
dài
tiān
xià
zhī
shì
píng
zuì
miè
zhě
shèng
shǔ
suī
yǒu
bēn
suǒ
shī
chí
tài
zhě
fēng
fàn
ér
shì
wèi
chéng
zi
fáng
rěn
fèn
忿
fèn
忿
zhī
xīn
zhī
ér
chěng
zhī
jiān
dāng
zhī
shí
zi
fáng
zhī
zhě
jiān
néng
róng
gài
wēi
qiān
jīn
zhī
zi
dào
zéi
zhě
shēn
zhī
ài
ér
dào
zéi
zhī
zi
fáng
gài
shì
zhī
cái
wèi
yǐn
tài
gōng
zhī
móu
ér
chū
jīng
niè
zhèng
zhī
jiǎo
xìng
shàng
lǎo
rén
suǒ
wèi
shēn
zhě
shì
ào
xiān
tiǎn
ér
shēn
zhé
zhī
néng
yǒu
suǒ
rěn
rán
hòu
jiù
shì
yuē
:“
jiào
。”
chǔ
zhuāng
wáng
zhèng
zhèng
ròu
tǎn
qiān
yáng
zhuāng
wáng
yuē
:“
jūn
néng
xià
rén
néng
xìn
yòng
mín
。”
suì
shě
zhī
gōu
jiàn
zhī
kùn
huì
ér
guī
chén
qiè
zhě
sān
nián
ér
juàn
qiě
yǒu
bào
rén
zhī
zhì
ér
néng
xià
rén
zhě
shì
zhī
gāng
lǎo
rén
zhě
wéi
zi
fáng
cái
yǒu
ér
yōu
liàng
zhī
shēn
zhé
shào
nián
gāng
ruì
zhī
shǐ
使
zhī
rěn
xiǎo
fèn
忿
ér
jiù
móu
fēi
yǒu
shēng
píng
zhī
rán
xiāng
cǎo
zhī
jiān
ér
mìng
qiè
zhī
yóu
rán
ér
guài
zhě
qín
huáng
zhī
suǒ
néng
jīng
ér
xiàng
zhī
suǒ
néng
guān
gāo
zhī
suǒ
shèng
ér
xiàng
zhī
suǒ
bài
zhě
zài
néng
rěn
néng
rěn
zhī
jiān
ér
xiàng
wéi
néng
rěn
shì
bǎi
zhàn
bǎi
shèng
ér
qīng
yòng
fēng
gāo
rěn
zhī
yǎng
quán
fēng
ér
dài
zi
fáng
jiào
zhī
dāng
huái
yīn
ér
wáng
gāo
jiàn
yóu
guān
zhī
yóu
yǒu
gāng
qiáng
rěn
zhī
fēi
zi
fáng
shuí
quán
zhī
tài
shǐ
gōng
zi
fáng
wéi
kuí
wěi
ér
zhuàng
mào
nǎi
rén
chēng
zhì
suǒ
wéi
zi
fáng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气势是不可以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
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以司马迁的才华慧识,以神怪入史且于篇末加以评注,常令后人对太史公秉笔直录产生怀疑。其实,早在宋代就有苏轼写了一篇《留侯论》,对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发挥。
苏轼在...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