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古人在接近中年时,如果处境不利,遇上不顺心的事,便自觉老了。谢安有中年哀乐之感,所以袁枚称谢安“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写的,时年三十九岁,就在词中自称“老夫”。因苏轼当时外放山东密州,仕途不利,心情郁闷朱敦儒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室南渡是在钦宗靖康二年(1127),朱敦儒年四十六岁。这首词是南渡以后的作品,作于朱敦儒四十六岁以后,故起笔便自叹“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这里暗用两个典故。中唐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玄都观里...
古诗文网>>
这首小令是作者少有的用典佳作 。化他人之典,自然贴切,如同己出,实为妙笔。词的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首句用唐诗人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中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当年刘禹锡写这首诗,是在两次被贬南方之后,已经步入老年,有许多感慨。而朱敦儒写这首词也是在南渡之后,也老了,同有刘郎已老、暗伤怀抱之意。次句是用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中的:“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个典故,在词里多次出现过,例如晏几道《 御街行》的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这是改用。袁去华《瑞鹤仙》的:“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这是实用。而朱敦...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